close

我喜歡不一樣的生活,而它也造就了不一樣的人生。

 

與很多鄉下來的孩子一樣,我像極了劉姥姥逛大觀園,緣於當年的一只志願卡,那時戰戰兢兢,因為緊握著自己的未來,一方面家人的尊重,一方面老師的支持,而現在,毫無後悔。十五歲,初來乍到,記憶中具有電影院的城市,原以為這是三年的寄居,但是卻成了第二個家,當年匆忙地誤入成大的校園,詢問新生報到處,也許因緣際會,現在正踩在成大的校園裡,看著一代代青出於藍,更勝於藍。

 

誰說不會想家。

 

第一個晚上在宿舍的走廊上,打電話回家,眼眶盡是淚水,但總宣稱過得很好很習慣,為免電話的另一端懸著更深的掛念。每個星期準時地搭火車回家,深切感受”回家的感覺真好”,假期結束前,常常拖著搭上最後一班趕上宿舍關門的自強號,提著大包小包的行囊,因為很不想離開,因為很怕坐車等待的時間,因為很想多嚐那麼一點溫存。

 

你說,我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。

 

竹園崗,相信深植於很多人的心中。坐在教室裡,我覺得身旁的同學各懷鬼胎,因為我很像一隻醜小鴨,拿著一張基測的成績單就大膽地入了學,大家卻學富五車,自願者更是踴躍,很慷慨的展現自己的長處,而我,始終坐在自己的座位,看著一個個鋒芒畢露。課堂中,鬧哄哄的總是常態,誰說他們沒有在讀書,更應該澄清,這是他們學習的方法,反而靜悄悄的教室令人窒息——他們累了。這時的我,染上了”同化”的習慣,我被這個環境包圍,感受了一場洗禮,也許有一種掙脫枷鎖的快感,總是游走法令的邊緣,但很諷刺的我曾經是糾察隊的一員,外套裡藏著沒有紮的衣服,因為中學生總是” 不喜歡穿制服、不喜歡紮衣服、但喜歡爬牆”。

 

高中是一段苦日子?

 

文憑主義掛帥的制度下,我們同是經年累月的結晶,很多人批評制度殺死人,然而我認為是傳統文化的束縛,”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”的觀念強迫制度成了代罪羔羊,我不討厭這個制度,因為那段歲月值得懷念,就像是男人總在壯年後不斷談論當兵時驕傲,角度的不同,它就是一種策勵,而不是壓力。紅樓裡,藏著無數人年輕的記憶,這段日子,何嘗不是無邪地揮霍那點赤子之心,帶來一陣陣的歡笑,抑或喚起求知的慾望,燃燒腦袋裡的靈魂,撫去千萬個為什麼,因為有此,誰說他不是苦中帶甘。

 

曾經,我從一個圈子跳到另一個圈子,剛開始也許倉皇,不過是一種歷練,每一個地方文化不同,那種衝擊可能美麗也可能悲哀,但是尊重與包容是生存的最佳註解,每個人都需要挑戰,而那個挑戰就是不斷旅行。

 

而後,但願佇立大洋的另一端,抱懷感恩的心遙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sman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